8月30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国内网游公司纷纷响应《通知》,仅在周五、周六、周日及法定节假日的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服务。
“史上最严”防沉迷全面实施
不难发现,许多移动端网络游戏(简称“手游”)运营商在9月1日前升级实名认证系统,不能完成认证的用户被视为未成年人,不再能以游客模式登录游戏。除了严格的在线时间限制,未成年玩家同时也受到充值消费限制:8周岁以上未满16周岁的用户,单次充值金额不得超过50元人民币,每月充值金额累计不得超过200元人民币;16周岁以上未满18周岁的用户,单次充值金额不得超过100元人民币,每月充值金额累计不得超过400元人民币。与2019年11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的《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保持一致。
随着新规实施,各大应用市场中的手游评分出现异常下降,从评论内容看,恶意一星差评或因未成年玩家玩不了游戏而宣泄情绪,骂骂咧咧却又无可奈何。也有未成年人向游戏官方声讨退还已充值的款项。
游戏玩不了,钱能退不?
//wWw。LUoMaYsD.CoM理论可行。未成年人沉迷网游极易冲动消费,孩子把家长积蓄挥霍一空时有发生。家长能否追回款项涉及未成年人虚拟消费行为的法律效力问题。
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所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统统无效。8至18周岁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经过父母追认、同意才有效,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比如,10岁的孩子可以收压岁钱,自己购买文具、乘坐公交车。如果父母拒绝追认,则充值合同无效,游戏公司应当退钱。
实践可能。未成年人非理性充值不能一味甩锅给游戏,让孩子掌握手机和支付密码,监护人也存在过错。基于过错责任分配,游戏公司通常拒绝全额退款。
//wWw。LUoMaYsD.CoM以王者荣耀为例,家长可通过微信小程序“腾讯未成年家长服务平台”或者关注腾讯客服,按照客服指引提交未成年人出生证明、监护人的身份信息,期间需要人脸识别,经过审核即可退款。注意,据说退款仅限申请前180天内的消费,不能保证全额退款,退款后游戏账号自动封禁。
与一次性充值可申请退款不同,游戏公司对持续生效的周卡月卡季卡、通行证不予退款,多对未成年玩家采取变相补偿。如《原神》《火影忍者》《明日方舟》《闪耀暖暖》等手游都给出了未成年人补偿方案,将用户无法上线期间的签到奖励按天数折算后以系统内邮件一次发放,不过只限未成年人在新规生效前已购买的服务,9月1日后购买的月卡没有补偿。
一次别离,一次成长
欢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网络游戏与未成年用户是时候经历一场“分手”,告别对彼此的依存,走向全新未来。
自8月3日《经济参考报》刊文《“精神鸦片”竟成长为千亿产业》以来,游戏概念股遭遇多轮暴跌,多家上市公司仍保持乐观,均对外宣称未成年用户在其游戏产品的收入占比较低,政策变化对公司业绩影响不大。腾讯在8月18日公布的2021年第二季度业绩报告中披露未成年人网游流水收入占比。其中,16岁以下未成年人占比为2.6%,12岁以下未成年人的占比仅为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