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之歌
桑民强
冬,他总怀疑冬天是不是跟他有仇似的,要不,怎么二次重伤都会发生在寒风凛冽的季节里。
矿井上,一只装满柏油的油桶,在原料仓库旁的工棚里起火燃烧。他在呼救声中赶到火场,赤手空拳地将熊熊燃着的油桶拖出工棚。烈火,烧伤了他的双手和头部,这在常人看来是灾难之事,跟后来发生在他身上的二次重伤比起来,还真是小菜一碟。
大灾难终于接锺而致,1973年冬。矿井下,一节满载矿石的矿车在斜井的轨道上突然出轨,在它即将压向轨道旁密布的井下电缆线造成更大损失的危急时刻,他用瘦小的身躯顶倒了上吨重的矿车,被压断了腰椎骨和右腿骨;
1976年冬。一辆违章无证驾驶的拖拉机,突然冲上人行道,他又一次倒在血泊之中……
第二次伤势太严重了,右腿从胯部至下粉碎性骨折。肌肉大片地坏死,医生命他亲人压住他的两只胳膊,用刀剜去烂肉,那个疼痛可说是惊心动魄。痛,还是暂时的,更要命的是,抢救期间最需要加紧吸收营养以壮病体时竟大口大口呕吐,吃不进哪怕一小调羹的东西。经诊断,他得了乙型肚炎,是输血中潜入的,权威断言,乙型肝炎将伴随他度过终身,因为血液是无法彻底滤清的。
此刻,他躺在上海第六医院病房内,望着窗外飘着冷漠的雪花。是谁说的,人是大自然中最脆弱的物质,如同一折即断的芦苇。雪花幻化成了灵堂里的白帏帐,披麻带孝。惊慌中他将头躲入了被窝中,他喜爱黑夜,那黑色能将一切都能融化进去,包括灵魂与痛苦。但他感觉到自己吐出的热气薰得脸儿湿漉漉的,感到自己的存在,他又逃脱不了。
黑色中,回忆特别清晰。儿时,他家穷。兄妹四个靠母亲挣钱养活,他将新棉絮让给了妹妹,自己裹着硬冷的旧棉袄,一晃,一冬天也就挺过来了;知青插队时,在公社榨菜厂洗榨菜,三九零冬,洗着洗着不也就不冷了吗!
“李少华,你怎么啦,你怎么啦!”他狠狠斥责着自己,从被窝中伸出头来,直视着窗外飘飘洒洒的雪花了。
不是有许多人一起伴陪自己度过这难熬的冬季么,自己并不势单力薄么。
大雪封山的寒夜,十几个矿工打着火把,用担架抬着重伤的自己翻越被大扫掩盖着的三十多里崎岖山路,连夜将我送至县城医院。
长长一排自愿输血者默默地伸出友情的手臂。此刻血管中还奔突着十五位兄弟同胞的鲜血。
东海舰队的驻军。为自己准备了即速送至上海抢救所用的直升飞机和快艇。
还有爱妻。第一次受重伤后,她将爱情献给用不锈钢固定了右下肢的自己。这一次,她安慰了她自己那颗极度悲伤的心灵又赶来了,她那温柔的手传递过来的是什么,同舟洪济的力量;还有可爱的刚出生十个月的小女儿,两颗晶亮的眼珠,她在憧憬什么……
不,不,还有她,妻子特意从杭州家里带来的两本邮集。妻子知道此刻他更需要她,那决不是一种小女孩对玩物的情感,那是一种动人的亲情。他是从父亲的来信上发现这可爱的小东西而喜欢上的,那年刚九岁,以后,六分钱的早餐钱和母亲偶而让他买块冰棒的几个钱币都偷偷换成了邮票。到了初中毕业时,他以邮票上保尔·柯察金形象为题的作文作为上品刊登在全国优秀作文选上。去宁海插队时,他的铺盖卷里就夹着两本自制的邮集,她陪伴他度过多少寂寞的夜晚,点燃起多少个希望的黎明。
//WwW.LUOMaysd.CoM他叫妻子打开了邮集,一页一页翻过去。诗圣杜甫,在“右臂偏桔半耳聋”并患有严重肺病和风瘴病的病残中,为后世留下了“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的一千四百余首诗篇;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双目失明的逆境中,仍完成并发表了《关于力学和局部运动的两门新科学和数学证据》等著作……
他感到脸颊有那么一点儿烫,偷偷地骂了自己一句。然后挣扎着仰起身子,就在病床上,他将邮册中的残疾人邮票挑选出来,开始编制起自己的第一部邮集《强者之歌》。他将“我要紧紧地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屈服”的命运交响曲主旋律,谱写在邮集扉页那枚双耳失聪的音乐大师贝多芬邮票下面;在那枚印有全身瘫痪的德国诗人海涅头像的邮票下,写下了他那不屈的诗篇“……我的心摧毁了,武器没有摧毁;我倒下了,并没有失败……”
他又抬起头来望着窗外越下越凶的雪花,这会儿,目光显得蔑视了。他浑身充满了力量,能站立起来和冷酷的冬天拼博一番了。冬天老人在雪花后面欣慰地笑了,其实老人是选中了他,老人是不会致他于死地的,相反,还有一个芳芬的春天在等候着他,这是冬天老人的礼物。当然,离春天还很远很远,需要信念与毅力,不过看来这小子行!
在他做了截肢手术后,他回到了杭州。单位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以及爱人,母亲均在杭州工作等具体困难,决定让他在杭州家中长期休养时,在亲戚朋友善意而庸俗的嘈杂的说声中,他听到一个响亮的声音: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致于因为虚度年华而痛悔……”那是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人生之谛,记得初三作文中就写着它。摇着轮椅陪着妻儿到西子湖畔溜达,一辈子就干这个,不,这违背了自己的初衷,也是自己将无法忍受的。
又是冬天,他离开温馨的家庭,带着邮集,带着刚满二岁的女儿回到了受伤前战斗过的地方——宁海,他已从那个最寒冷的冬天走过来了,还怕其他的冬天么。
他在本职工作干得十分出色的同时,又一头钻入了集邮文化中;柱着拐杖跑遍了几乎县城的所有工厂学校,领头发起成立了宁海职工集邮协会和宁海县集邮协会,创办了浙江省第一张县级邮协学术研究组织的学术性报纸《专题集邮》报。有人不好理解,“少华在西子湖畔躺着休养不会,还是怎么的?”他回答很幽默:“会是会,就是感到难受。”嗨,到宁海来拐着一只脚窜到东忙到西的就好受,你说怪不怪。
台灯下,他钻研一篇篇集邮论文。
聚会时,他纵谈集邮的教育意义。
窗外大雪纷飞,他却嗅到春天的气息了。他是从自己激动的心跳中,剧烈的喘息声中嗅到初春气息的,尽管这时残雪还未溶化,没有一点草和花影子。
冬天又来到北京。1983年11月,在全国首届集邮展览上,有一部“计划生育”专题邮集引起了集邮家及广大爱好者的浓厚兴趣。国家主席李先念及夫人林佳媚参观邮展,也在此框前留步驻足。这是少华呕心沥血别出心栽献给祖国的一份心意。特种邮票《红楼梦》小型张“双玉读曲”,其本意是用来赞颂贾宝玉,林黛玉的纯真爱情,他却用它来说明近亲结婚不利优生的道理。在“中国人口”这个标题下,他选用《开国大典》《第三次人口普查》等邮票,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以口增长一倍的事实,告诫每个公民都要自觉执行计划生育这个基本国策。这本邮集的成功还在于当时国家从未发行过计划生育的邮票,所以在一般人想来,要出这么部邮集是无米之炊,可他这个“巧妇”却将其端出来了。当时的全国集邮联合会会长成安玉特地为这部邮集挥豪题词:“邮苑奇葩千里香”,该邮集被评为银奖。浙江新闻图片社受中国计划生育委员会委托,特地将这部邮集彩印出版,作为计划生育优秀宣传作品发行全国。
他从北京回来,杭州的清晨正雪后初霁,省委省府领导接见了他,并授于他浙江省计划生育宣传作品一等奖奖状奖品。
去年,他参加了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举行的报告会。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少华作了“集邮给残疾人增添生活的勇气和力量”的专题发言,赢得全场的热烈鼓掌,出席大会的雷洁琼副委员长握着他的手,连连称赞:“说得好,我听了很感动。”
他成了我国现在唯一的一名残疾人中的省级邮展评审员。
春天,全国集邮联合会首任会长成安玉和现任会长朱高峰贴有“中国残疾人”邮票的首日封上,为他题写了“残荷有藕”和“残烛不灭”的题词。
他推开窗户,窗外春色踏着大步来了。他迎来了灿熳的山花,在山花后面他看到影影绰绰的冬天老人正顽皮朝他扮着鬼脸呢!
嗨,这老头儿。此刻,少华说不出对冬天是恨还是爱,是怨还是喜了。
秋,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要收获就得耕耘,就得播种。那是1967年,疯狂的年代,一切都颠倒过来了。正在宁海海边乡村插队的少华,听说杭州几位老集邮家的珍贵邮票被红卫兵一把火烧了,似信非信。到了杭州,他特意去了青年路上一家很小的售邮票的商店,儿时他时常在那儿买邮票,可亲的小店老板总热情地向他推荐,即使大饱眼福后一张不买而去也是笑脸满面,有时会亏上几分钱让他蹦蹦跳跳买了邮票去。少华在睡梦中有时也会闪过这小店店主亲切热情的面孔。他有时想,店主也一定极喜爱邮票的,爱屋及乌,也喜欢上一切爱邮票的人,这是个好人。可是他大吃一惊,这么位好人竟被打成牛鬼蛇神,而不知下落。这引起他少年多少美好回忆的店被贴上封条,蒙上了耻辱。秋风在树梢头哀鸣着,满街是黄叶和大字报的残骸。他的心乱得很。叫他难受的还有一桩事,公社榨菜厂新来了一位文静瘦小的姑娘,因为爸爸在这场运动中被打落马下,而被某些人视为可欺,让赢弱的她干累活脏活,他看不下去,偷偷地帮她干点什么。由于两人接近,他发现这少女是个非常善良非常热情的姑娘。他想不通,怎么这么一场“伟大”的令他同时代人都疯疯颠颠的运动会容忍不了这样的好人,而且容忍不了他一直视为宝贝的邮票。少华对这场革命有几丝不快,他想不通美好的东西会成为革命的“对象”。使他更感到震惊的是,他听说老设计家孙传哲设计的纪念邮票“中国古代科学家”和“梅兰芳舞台艺术”竟被诬陷为封资修歌功颂德,老设计家因此而惨遭迫害。
初一时,一次上数学课,老师要同学们举手站起来背诵祖冲之的圆周率,看谁能说得最准确,一些数学成绩好的同学只能说出小数点后二三位,少华站起来了,他说出了小数点后第八位,老师在惊喜之余追问他是从哪里知道这长串数字的,少华自豪地回答,从邮票上学到的,老师眼睛一亮,欣喜地赞扬了他……
那可不是平常的政治课,是一次观摩教学课。校长、书记、甚至外地兄弟学校的老师都来了。就在这堂课上,他漂亮地报出了北京十大建筑,赢得热烈的鼓掌。秘决呢?也是从邮票上学到的。说实话,对生活充满自信就是从邮票上开始的。同样,对美的生活充满情感和向住也是从邮票上开始的。那套“梅兰芳舞台艺术”邮票他更是爱不释手,古代艺术和今世风采融合一体,通过小小邮花展露出来,说不出的美呵。
可这些充满智慧充满色彩令人神驰意追的邮票竟遭到诬蔑,少华无法想通啊。或许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吧,他偷偷铺展信纸,给北京的老设计家孙传哲写了一封信,信中他明确表示,自己是爱这些邮票,相信不少人也是喜欢这些邮票的。孙伯伯,请千万不要烧掉,也不能让别人烧掉这些宝贵的邮票啊!
//WwW.LUOMaysd.CoM他高举犁铧的手勇敢地放了下来,黑油油的泥浪翻欣起来……
一封信——一颗春天会开化秋天会结果的种子就这么播下了。
当时的孙伯伯正被造反派押着去亲眼目睹自己呕心沥血设计出来的《梅兰芳舞台艺术》库存票被烧毁,甚至邮票钢模也被砸烂的惨景,罪恶的鎯头下,人间的瑰宝消失了,孙伯伯当场晕倒过去,他正想去死,象老舍这些老文豪一样,一了百了算了。但是,一封信飘来了,一丝希望的光明送上了门。老设计家不知道少华是怎样一位邮票爱好者,但他是位青年,是位真诚相信自己无罪,非但无罪而且是位有功之臣。在那灾难的年代里,一封信有何等的份量啊,它唤起老设计家生的欲望,就这样,他熬到了四人帮被粉碎。他一直在寻觅,这位可爱的孩子是谁啊?
1976年老设计家又一次收到少华的来信。
当时,少华正值第三次受伤在上海第六医院抢救,特地赶来为他主刀治疗的陈中伟是著名的断肢再植专家。他告诉少华,老设计家孙传哲已从牛棚里解放出来,回到原先的设计室,上半年到上海来住过一阵子,以陈中伟医生为模特儿设计了“断肢再植”邮票。少华闻讯后立即给北京的孙老去了信,祝贺他历经磨难后又重振雄风,并讲了自己的现状。孙老接信后立刻回信,要他在灾难面前鼓起勇气,并相信有陈中伟这样的高手一定会治好他的右腿的。一对忘年交在历经一个民族的灾难后又互诉欢欣了。
1983年,少华去北京参加邮展前,曾到宁波去看望过肖容同志。肖容是位集邮家,因为孙传哲与他是同乡,也因为肖容还是位作家,所以老设计家曾委托他为自己编一本作品选。但肖容此时已患不治之症,他要少华带信给孙先告诉这一情况。少华在北京时间安排太紧,实在抽不出空去探望孙老这位老设计家。
1986年冬,少华去北京参加全国集邮联第二次代表大会。会议上,一对忘年终于见面了,孙老激动地象个孩子一样,不相信地再三说:“你就是少华,就是那个颠倒的年代给我去信的青年。”少华也兴奋不已,眼前站着的就是自己从少年起就一直仰慕的邮票设计家。一老一青紧紧握住手,与会者中了解情况的都为他俩流出了激动的泪水,镁光灯不停地闪亮,这是个值得永远记住的瞬间啊!
一老一青一有机会就凑在一起交谈,谈集邮文化的昨天和今天,也展望更加灿烂的明天,俩人一谈就是一二个钟点。当少华跟孙先谈起肖容同志已患病去世一事时,孙老沉默了好一刻,喃喃地说:“一位好同志呵。孙老为少华终于没能保住右腿而嘘吁不至,但更为他靠一条假肢为集邮事业奋斗不止佩服再三。
会议休息室,孙传哲找到浙江组的同志,当孙老提出有一个心愿想委托家乡的朋友来完成时,老集邮家张包子俊指指少年,说:“我看少华最适合。”此推荐正合老设计家的心意,此事就这样定下了。
说实话,孙传哲这样一位邮票大设计家的作品选要由自己这个初出茅庐的人来编写,少华是感到诚惶诚恐的。兴奋、感激、暗下决心,酸甜苦辣各种情绪裹紧了他。他拼了,在两年的时间里,他三上北京,倾听孙老四十年邮票设计的回忆,帮助他挑选编进作品集上的邮票图案,和孙老切磋交谈,常常谈到深夜。孙传哲也三次南下,和少华促膝谈心,审阅他撰写的有关文章,共同商讨编排方案。
一次少华从北京回杭,车至天津以后,才猛想想起小女儿临行前嘱他带回一包北京蜜饯,可因为一到北京就一头扎进工作中,竟将宝贝女儿的事给忘了,也正凑巧,这趟火车上刚巧没这玩意儿。没法,少华只得到杭州悄悄买了包当地的蜜饯,女儿见父亲北京回来了,嘻笑着拉开旅行包,见只有一包本地蜜饯,吵着不让,少华只好哄她是从北京买回的,她才罢休。
//WwW.LUOMaysd.CoM孙传哲邮票作品选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有关部门举行隆重的首发式,集邮界纷纷评论此作品选作品选得准,说明写得妙,把孙老设计邮票四十年的经历作了一次漂亮的总结。海内外不少报刊撰文赞扬这本书的成功。
作为新中国邮票设计的元老孙传哲理所应然成为全中国集邮迷关注的巨星。中央电视台誉满全国的“综艺大观”节目摄制组为他老拍专题片,总导演一眼看到孙老案头的作品选,呵,好漂亮精致呀,翻开来,玲琅满目。总导演说,他还不知有这么本书,这下可好了,也方便多了。于是,今年五月份第四十四期“综艺大观”节目中,亿万观众在荧屏上看到了这本书的丰采,足足停留了一分钟上,一页一页翻过去,然后又在封面上定格。摄制组曾赶到杭州,找少华想搞一些镜头,毕竟这一老一青的动情故事也撞击着导演的心弦。可惜少华正出差在外,摄制组只得遗憾,以后再补吧。
收获了,种下的种子终于结出来硕的果实。这里也像有一点偶然性,但偶然其实是必然的果子。试想倘若少华不是一个对邮花倾注着一腔挚爱的人,会有这样一段佳话么。倘若少华不在集邮事业上孜孜追求,日臻完美,他能挑起这么付重担么。是的,少华用感激、真诚,辛勤的汗水在浇灌这粒种子,这颗小苗。而敬爱的孙老也用真情,用欣慰的甘露浇灌着这粒种子,这颗小苗,它长大了,终于结出金灿灿的果实,芳香四溢。
夏,七月盛夏,骄阳下空间变成炽热干燥的炉膛。眼瞪瞪看着红色水银柱窜到40℃不肯下来,厂领导放职工几天假,别人大声地叫好,可以在隐凉的家里躺藤椅子。这时,少华正好收到要他去福建三明参加由浙赣闽三省六地市集邮联展评审的通知,少华心里窃喜,利用这几天时间,去三明一趟,和那里的邮友们探讨邮识,他们已再三邀请了呀。他不顾家人的嘀咕,拖着条假肢,一路炎热一路尘埃颠簸而去……
在宁海的小乡村里,他与两位好朋友谈起过理想。两位好朋友中的一位——现在南京军区创作室任专业作家的张廷竹对他的评价:脚踏实地,谦虚,待人热情。他的理想:有一份自己想干的职业,再添一个爱好,这样一辈子会充实些。
在一般人心目中,爱好是茶几上的书,想看时才拿起来读它几页。少华说,这说明那个读书人对书爱的不深,是啊,爱得深就不是消遣了,而是甘心为之吃苦。
有人对本职干得很尽心,可他还不满意,他想我说不定还能干些更有趣的事,人对快乐的要求没有个够,这不是坏思想。其实,单位领导尽可以对这些同志宽容些,我们同是炎黄子孙,才华的尽情发挥会将祖国母亲打扮得更加艳丽丰韵。
当然,少华所在厂的领导对他是满意的。不说几次受伤中体现出来的舍已爱公,光是从87年刚调入厂后面对他厂攻关难题主动请缨那股热情和随之而来废寝忘食的干劲及严谨的科学态度都让头儿从心底里暗暗喊一声:好,好样的。这只高频脉冲回扫变压器终于成功了,那年被评为省优产品,现已成为该厂主要产品之一。而他对电子专业的系统学习,是第三次受伤后,摇着轮椅,拄着拐杖去图书馆一点一点啃来的。当时的他,正象大家在前面的介绍中了解的那样,完全可以躺在功劳簿上悠哉闲哉一辈子的呀!
小女儿的记忆里,父亲从未在家中度过一个年。妈妈采购来丰盛的菜肴,但吃起来总感到不太有滋味,更叫人感到冷清的是邻居家的鞭炮放得红红火火,而自家却默无声息,一个妈妈两个女儿,谁去放爆竹?
——前年元旦,诸暨市举办邮展,邀请少华去参加评审及集邮知识讲座。这在少华是家常便饭的事了,小女儿却不依,拉着他的手说:“爸爸,在家里陪我们过完新年再去吧!”当爸爸的凝视着宝贝女儿企盼的眼神,心里涌上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温情,是啊,欠女儿的实在太多了,但他还是要走,“过年爸爸放假,正好去参加这一活动。”说后,冒着寒风,登上去诸暨的火车,在邮展展厅里和诸暨市的集邮者们度过了新年。
//WwW.LUOMaysd.CoM去年十月,他到江西抚州参加第二次闽、浙、赣三省六地市集邮联展评审时,正在单位主持一个新产品突击攻关。在抚州参加完邮展的评审及闭幕式后,已是晚上,抚州和南昌的同志都要他在杭州过夜,第二天从南昌坐卧铺回杭州,他是为了不影响产品研究进程的计划,坚持在晚上从江西的一个小站上车,乘了一个通宵无座位的夜班火车,整整站了一夜,没有人知道他是位重残人,早晨到达杭州后随即回厂上班,按时完成了这一新产品的研制工作。
今年“五一”前夕,省邮协会安排他去浙南丽水为当地的邮展征集员、评审员培训班讲课,出发的这一天,正好厂里有重要会议,他就在会议结束后的晚上,坐了一个通宵的夜班汽车赶到丽水,按时完成了和省邮协其他领导、老师在丽水的讲课任务。
他就象一个指法闲熟的钢琴家,将本职与爱好这部协奏曲弹奏的和谐动听,而他付出的是满腔的爱和汗水。
少华的妻儿都有一个“好习惯”,屋里亮着灯照样能睡得香甜,这习惯实在是逼出来的,因为一家之“长”的他不到半夜是不上床的,他当了五六年的“浙江集邮”的编辑就是利用这种时间走过来的。
几年来,他还先后辅导了,帮助浙江一些市县的集邮者们编制了三十余部参展邮集,这些邮集均在省市邮展上获了奖,有的还在全国获了奖。
本职中获得的奖章奖杯和爱好上赢到的奖章奖状相映成趣,都在橱窗里闪闪发光,你到少华家去,就会一眼看到。尽管地为了就近请教老集邮家张包子俊宁顾放弃单位在市区市郊交接区为他分配的三室一厅,但他丝毫不会对不起每月厂里发给他的300元工资。正象有位哲人说过的一句话:既然他是个太阳,那就让他尽情地放射光芒吧!
是啊,他对本职工作与业余爱好都象夏天般的热情。
春,春天你到少华的家里去,住落在陈旧小巷里的这二十平方米的简陋小屋里,春色并不象你想象中那般明媚,你甚至会感到那么几丝秋意潇瑟:一台十二寸的黑白电视机,一只矮矮的旧冰箱。再就是几木櫃的书,实在盛不下了,就由着它从地下一直堆到顶着天花板。没有了,这就是全部家当。
所以当有人听说少华千方百计搞来了近千套新版邮票要无偿地为杭州市残疾人集邮协会成立做准备时,终于耐不住好奇心了:你干吗不用邮票去发一点小财,现在谁不爱邮票——比人民币更值钱的玩意儿。现在杭州市民都向电话与空调进军了,而你连彩电与录像这一初级阶段都未曾到达,又去奢谈什么精神文明。
你告诉这位赶时髦的朋友,经三十多年坚忍不拔的收集,你收集了我国清代、中华邮政时期,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行的邮票,以及大量外国邮票,插满了数十本邮册。如果你只想将家布置得像像样样的话,这实在不难。
一个人对理想的憧憬与追求是足以战胜任何金钱诱惑的。
鸡,往往理解不了鹰为什么喜欢在天上飞,就让它迷惑不解去吧。天空中自有鹰迷恋的地方。
只是委曲了她——半辈子手挽手走过来的伴侣。为了支持他投入于集邮文化,她付出了多少呵。有支歌曲里唱道:军功章里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不,不,就是整个儿都佩到妻子的胸前,他也绝不会说个“不”字。
但是,他又不得不继续委曲她了,或许从结婚的那一天起,她就注定要跟着他吃苦的。因为他突然有一天看到杭城的残疾人对邮票的如醉如痴。六十年前,一位残疾人每次由别人背着到新光邮票会来参加集会,这是张包子俊先生回忆起来的情景。那位残疾人翻着集邮册那种着迷的神态给老集邮家留下永世难忘的印象。而少华本人,也多次在风雪迷漫的清晨,看到邮票公司门前那长长的等候购买邮票的队伍中,有为数不少的轮椅和拐杖。其实别人看他也一样,他不是杭州人么,不是沉溺得更深么。而当有一天,他与一位残疾人集邮爱好者谈起如果有天能将大伙儿聚在一起共同探讨集邮文化这么一个初步构思时,那位杭城的集邮老乡的面部表情令他暗暗下了决心。
他回家与妻子谈起了四位外地残疾人集邮爱好者的故事。其实她都知道。他有许多残疾人邮友,其中有吴远铎、张海迪,也包括那四位:福建泉州的因下身瘫痪的“卧人”张嘉滨,失去右手的上海南泽中学的“新长征突击手”胡士敏,被评为“沈阳市残疾女能人”的肢残人周雨红,病残集一身却奋力抗争的沈柏康。妻子很同情,也很敬佩他们,特别对生活比较困难的张嘉滨,她特地关照少华每年岁末别忘了汇去伍拾元钱,聊表一份心意。她知道少华从这四人身上看到了黎明的微曦,触到了春风的轻波,而他希望春光变得更加灿漫,他从杭州的残疾人身上看到了这种希望。
而她不甘心就这般被他又一次俘虏过去,她偏偏谈起他那一年的受骗,骗子凑巧也是个残疾人。有一位聋哑人找到少华家里,那天夜里很晚了,天下着雨,少华从睡梦中醒来,一看原来是在沪认识的集邮爱好者。他为这位聋哑人安排好了住处,他对集邮者有一种天生的好感。少华二话不说,拼拼凑凑给了他伍佰块钱。谁知那人一如黄鹤,最后被公安局告知,此聋哑人是个拐骗犯。妻子重提此段旧话的用意他明白,他时常隐隐为此心痛,倒不是为了钱,而是感到对集邮者的正确引导还远远不够,他感到自己的失职——妻子想不到他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她算服了,一个自愿担起重任的人,任何吃亏都显得那么轻飘飘,或者这又是对丈夫一个新的认识,跟着这样一条汉子,值得!
更令妻子自豪的还有两件事。
北京,四合院。少华怀着崇敬的心情步入院子,院子里夹竹桃开得正欢。柔和的阳光照在一位九十高龄老人清瘦的脸上,老人就是在文革中致残的夏衍,他见少华进来,用拐杖支起身子,脸上露出亲切的笑容。老人是文艺界的元勋,也是一位著名集邮家,他将七十年集邮的邮品,其中有不少珍邮送给了国家。老人是杭州人,今天见到从家乡来的残疾人集邮家分外高兴,俩人谈的许多,但令少华难忘的是夏老时刻在关心家乡的残疾人。老人问少华:“杭州的残疾人喜爱集邮的多不多?”少华肯定地点点头,老人高兴了,说:“集邮是桩好事,对残疾人来说更是桩大好事。”老人目光中饱含着期望,少华是深深理解前辈一片心意的,夏老欣然与少华合影留念。
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群工部部长,紧握着少华的手,希望他在集邮活动中多为残疾人办点实事、好事。
就这样,杭州市残疾人集邮协会终于筹备起来了。孙传哲先生听说他在筹备残疾人集邮协会,高兴之余,亲手为其成立设计了首日封:一段桔木上抽出了几瓣嫩芽。老集邮家张包子俊、居治群担任该协会顾问。省市集邮界和残联将成立之日视作一个隆重的节日。北京、上海、武汉贺电纷纷飞来,西子湖畔诞生了一个崭新的富有生命力的集邮协会。少华作为杭州市残疾人集邮协会第一任会长,本来就匆忙的身影显得更匆忙了。
但是他高兴,因为他和广大残疾人向着大好春光阔步走去。
作者简介:
桑民强,1948年12月生于现杭州市余杭区余杭镇,高中毕业,曾在企业担任中层干部。1985年至1994年先后担任杭州市残联委员、浙江省残联主席团委员。喜欢文学创作,先后在人民日报、解放日报、浙江日报、东海杂志、福建文学等报刊上发表作品50万字左右,2008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个人文集《自强之路》(34万字),2017年出版《随语集》(30万字),现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杂文学会理事,华诗会会员,世界华文作家联合会会员。